2024-10-10 11:46:38 | 977招生网
广东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介绍如下:
1、高考本科提前批:设置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军检院校包含需政审、面试、体检的军队、武警、公安、司法、消防、民航招飞院校等等。空军招飞院校设1个志愿;
经批准的非军检本科院校的师范、农林、小语种等专业设20个平行志愿;本科层次教师专项计划设10个平行志愿;本科层次卫生专项计划设10个平行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设1个志愿。
2、高考本租腔科批: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3、高职(专科)提前批:设缺携置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4、高职(专科)批: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广东高考志愿批次设置
广东高考志愿批次设置夏季高考分为提前批、本科、专科(高职)三个批次。
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实行院校专业组模式、采取网上填报的方式。考生须在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和我省招生工作规定后,选择报考高校、院校专业组及组内专业志愿,考生的选考科目、特征条件须与所选择的院校专业组(专业)志愿要求相符。广东考生须在省招生办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并确认志愿信息,志愿信息一经网上确认,任何人不得更改。
考生务必要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或院校指定网站查询拟填报院校招生章程的详细内容,注意高校、院校专业组及组内专业的限报条件,因未查看院校招生章程伏型伏,导致不掌握院校招生要求产生的后果由考生负责。
普通高中应届考生填报志愿时,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对应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均须合格,方可投档。否则,其填报高校志愿无效。
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
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
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
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
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 977招生网
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河北、重庆:最多可填96个志愿;
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
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上海、海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24个志愿;
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30个志愿;
浙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最多可填80个志愿;
山东: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最多可填96个志愿;
天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A段最多可填50个志愿,B段最多可填25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计划专刊、录取资料汇编、招生百问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阳光高考网、各高校的官网是可靠的信息来源。江苏省考生利用“江苏招生考试网”查询信息也比较方便,其中首页有一项“大数据中心”,点开后会有专业大数据、高校大数据等信息,十分丰富且有用。各类官网上都可能看到高校招生简章、专业和院校介绍、招生计划等重要的信息。这样的渠道,官方、权威、可信。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①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一定要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根据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心理认可度等进行分类)确定初选地区。③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稳、保。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一、选择院校
要重点关注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社会评价、录取分数、所在城市等因素,依次选定目标学校,透过院校名称辨析专业内涵。
二、选择专业
要重点关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等,大体判断目标专业学什么、怎么学、是否适合学、学完干什么。
三、同意调剂
建议所有志愿都要同意专业调剂,同意调剂意味着增加了录取的机会。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因而落榜。
高考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是指在一样的录取分数线内,会报考多个学校,而且这几个学校就是平行志愿,但是都是以高考的第一志愿来看的,是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前后,所以对于很多的考生来说,实行平行志愿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尽量把好的学校放在第一位,如果平行志愿的第一个学校录取了,那么系统是不会看第二院校的,所以在报考平行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一下这个地方。
高考各录取批次的含义:
由于在各省(区市)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于是将不同层次的院校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录取批次大致分为:
提前批录取院校:含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空军招飞、民航招飞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
本科第一批: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专业)。
本科第三批: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普通高校的联办学校。
本科第二批:为除本科第一批和第三批之外的普通高校。
专科第一批:为普通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专科)和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第二批: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高职学院、民办高校、普通高校联办校、成人高校和电大的普通高职(专科)。
977招生网(https://www.1739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7民航招飞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2017民航招飞新政策出台提前批可以报几个志愿提前批的利弊是什么高考提前批次院校包括部分普通高校、军队院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民航、空军招飞等院校,一般一共可以报三个志愿院校。提前批能报几个志愿普通文理类提前批:本科在录取前填报1次志愿,录取过程中征集1次志愿,均填报1所高校,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征集志愿时增设高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调剂志愿,设3类高校及专业(军事、公安、其他)及专业是
单招可以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1个学校,1个专业。根据查询高三网得知,单招只能够填报1所院校1个专业,但是由于全国各省市的政策不同。单招是不允许进行跨省报名的,只有在生源地才能进行报名。但是每个地区的规定不同,在中国一些地区的单招是可以选择考外地的,单招可以考外省的院校相对较少,因此考生们在进行选择时需要加强辨别。高职院校单招可以报几个学校啊?单招考试只能报一个学校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2018年四川高考志愿批次设置及志愿填报注意事项2018年四川高考志愿批次设置及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把握我省志愿设置,提高志愿有效性根据往年情况,部分考生因为不熟悉录取批次和志愿填报规则,而遗憾地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因此,省教育考试院专业人士建议,在高考后等待考试成绩的这个阶段,考生和家长不妨先了解我省志愿批次设置及各批次志愿填报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以提高志愿有效性。本科
重庆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分数线2022重庆师范大学2022年的公费师范生分数线中,物理类投档分数线最高的是592分,历史类投档分数线最高的是581分。物理类的小学教育专业(定向巫溪就业)552分,最低位次19547。物理类的小学教育专业(定向璧山就业)592分,最低位次7673。物理类的生物科学专业(定向石柱县属中学任教)606分,最低位次4907。物理类的生物科
山师附中211录取率strong〉2020年山师附中高考成绩升学率达到了96.8%,一本上线率也达到了52.3%。〈/strong〉〈br〉这一优异的成绩再一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引发了全社会的轰动,山师附中这是辖区内的一所非常优秀的中学,多年以来,山师附中,把全面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做首要任务来抓,并且开展教学大比武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山师附中受到社会的高度赞扬。〈
09年高考专科补录可以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每批次2个志愿,2个志愿那就是2间学校咯。每个志愿可以填5个专业,不过补录要看每个学校给出多少个补录的专业,不是说你想补录哪个专业就可以填那个专业的,补录其实就是学校的录取人数没有达到当年的招生人数,然后再组织没有被录取的上榜考生再次填补志愿,所以补录是比较被动的,专业只可以选择学校给出的录不满人数的专业。还有今年补录要上分数线才可以填报志愿,不上分
大专补录有几次机会大专补录只要一次,每个批次的补录机会都只有一次的。简介补录是在高考正常录取顺序结束后,部分院校进行的第二次招生录取。补录是一些院校在第一次招生的时候因为填该学校的人少,没有招满,然后进行的第二次录取。补录的时候也需要填志愿,一般到时候各省的招生办就会发出通知,告诉考生哪些学校会进行补录,这时候你如果没有录取上就可以填这些学校。09年高考专科补录可以报几个学
河南空军招飞分数线河南空军招飞本科成绩要过一本分数线。2022年河南一本分数线是509。空军招飞身体条件:一、基本条件。1、身高:165—185厘米。2、体重:50KG以上。3、视力:按空军环形视力表双眼裸视分别在0.8(E字表为5.0)以上。4、血压:平静血压不超过18.4/11.7千帕(138/88毫米)。5、色觉:无色盲、色弱。6、无文
2025-01-29 04:49:45
2024-10-14 00:17:39
2025-01-25 14:34:29
2024-09-12 15:30:48
2024-11-01 04:08:06
2024-12-09 12: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