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你高考当天发生过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

2024-09-27 21:09:56 | 977招生网

今天977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你高考当天发生过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你高考当天发生过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

你高考当天发生过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

个人觉得高考当天有深刻记忆的故事有:
由于一直下雨,高考当天全部县城被水淹了,平时特害羞的我们个个都穿着短裤,趟着水走进教室的。这反而减少了大家的紧张高,所以那年我们高考成绩我往届学生都厉害。


在考试期间,快下课时,教室里一个女生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大家很奇怪,原来,做英语
题时,答案没及时涂到答题卡上,眼看快要下课了,于是急得大哭。
在考试后,我们没有回家,到某个同学临时租住的小屋里,随手拿起一本杂志,首次知道世界上还有“同性恋”,但当时不知道啥意思,直到大学后听别人讲解才明白。

你高考当天发生过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

那些年,哪些高考的事

曾经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过对于那些没有机会走进考场,或没能通过高考走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来说,高考依然带给他们许多收获。那是对知识的敬畏,对学习的渴求。

改变的不仅 是“考中者”

高考制度在山川沟壑间激发起一代青年人知识的渴望,也激发起全社会对知识不可遏制的热情

我父亲是个农民,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一生都没有机会走进高考考场,却始终牵挂高考。晚年病重时,他还能清晰地记得三十多年前,从我们那条山沟里考出去的学生,而且记得他们的考分。

恢复高考那年,我才六岁。那个秋天,我背起书包,带一块一尺见方的木头小黑板去上学。我不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是什么时候来到山沟里的。第二年春天,附近好几个村都有学生考上学校的喜讯传出。其中,有一个是我的远方亲戚,他比我父亲小几岁。从此,这个亲戚便成为我的“榜样”,父亲经常以他来教育我。从那年起,我们那条山沟八九个村庄,前前后后上过中学的青年人又都找学校补习去了。后来几年,接二连三有人考上学校。这些消息不仅激励了我们那一带的学生,也鼓舞了我父亲这样没有机会参加高考的农民。

在这样的消息中认识高考、明白了考试的意义,我也踏着高考鼓点走出了山沟。高考,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当然至关重要,因为这场考试改变了我们的人生。高考二十周年、三十周年,以至于今年恢复高考四十周年,我们一次次回味这项制度的意义。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父亲来,都会想到一个同样的问题:我们都是高考的获益者,父亲他们则是高考的旁观者。这样一场考试,对于父亲那样没有机会进考场的人,又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四十年来,成千上万学子走过了高考独木桥,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没有走过这座桥的人,一定比走过来的人多出很多倍。如果高考仅仅是我们这些走过来的人们改变命运的途径,那它的意义就要少很多。其实,历史的逻辑并非如此。

至少,高考燃起了我父亲新的生活理想。后来的岁月里,他多次和我说过,是高考给了他供子女读书的动力。我的父母亲从这场考试中看到了艰苦读书的价值,甚至找到了改变一个家族命运的信心。无论生活多么拮据,不管送孩子读书的路有多么艰辛,他们始终满怀希望。父母抱着这样的决心,前前后后用二十多年时间,耗尽了他们最宝贵的壮年岁月,把我们兄妹都送进高考考场,送出了祖辈劳作的山沟。

我相信,这种鼓舞并不仅仅发生在那沟壑连绵的太行山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大农村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每年拿出钱来送孩子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顾生活艰苦,顽强供孩子读书的故事层出不穷。很多深山沟的农村,以砸锅卖铁的决心集资盖学校,几乎成为那个时代一道感人的风景。高考制度在山川沟壑间激发起一代青年人对知识的渴望,也激发起全社会对知识不可遏制的热情。

今天,重新回味四十年前那场考试的时候,一年一度看到更多年轻人走进考场的时候,我的思绪总是漫过考场,想起我父亲,想起那些像父亲一样永远没有机会走进高考考场的人们。高考制度的恢复是一项教育制度,更是一项重大社会改革。它激起了全社会的热情,改变了各个阶层人们对知识的价值认同,重新树立起奋发学习的社会信仰,为人们开辟了改变命运的新通道。所以,它给中国带来了持续几十年的变化;所以,高考的“受益者”不只是我们这些考中者,还有那些没有机会高考或是没有考上的人!

多些选择 多些精彩

现在的孩子没有我当年高考的那份紧张,没有我当年复读的那份执着,也失去了我考上学校时的那份荣耀,但是孩子们多了一份自信,多了许多机会,也有了更多选择

我是高考的受益者,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我感谢高考,给了我们这些农家子弟机会和公平。

我本该1983年参加高考,而实际上却是1984年高考的。因为1983年高考预选,我没能选上,也就没有资格参加。那时候,高考录取率很低,再加上我们县是一个教育相对落后的县,落榜与复读很普遍。高考和当兵是当时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两条渠道,尤其是高考,考学校就是考工作、考饭碗。于是,那些复读几年不放松、终于如愿考上学校同学的事迹就成了老师教育我们的励志故事,也是鼓舞我们前进的榜样。那真正是“英雄不问出处,成功不分早晚”。

1984年的高考对我来说十分重要。毕竟已复读一年,竞争十分激烈,我想考上学校的心情也十分迫切。尤其是第一场考试前,快进考场了,却一次一次地上厕所,拿到试卷,却读不通题目,心里紧张的情形可想而知。只等考过了第一科之后,心里才稍稍放松。现在想起来有些好笑,但那记忆却是刻骨铭心的。高考结束后,我没有等待,也对自己没有信心,就又一次投入了紧张的复读之中。我是在复读时接到通知书的,真是“漫卷诗书喜欲狂”。

大学毕业,我回到母校担任教师的十几年,从高考的参与者变成了“应对者”。每天和孩子们一起,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应对高考:某某同学发展不平衡,某一科影响达线;某某同学成绩不稳定,心理状态不好;一次次统计分数,一次次分析试卷,一次次找学生谈心谈话。高考前,我的心总是惴惴不安,每每晚上做梦就是考试,考试就是紧张,就读不懂题、不会做题。多少次都从这样的梦中惊醒。其苦无穷,其乐亦无穷。每当和孩子们谈自己高考紧张的糗事时,我总是这样说:“高考,紧张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也是一种责任心和责任感的表现,不要惧怕紧张,适度的紧张反而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但不能像我似的紧张,那是一种惧怕与恐慌。”孩子们笑着善意地说,“老师你就是胆小”;我儿子则不客气地说,“老爸,你这是没学好”。他们说得都对,这就是我的高考。

后来,我到县政府工作,担任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对高考的关注已不再是具体哪个学生,哪一门学科,更多是操心考试政策、考试安全、考试组织、考试环境、考试秩序、考试结果,家庭贫困学生入学及通过高考暴露出教育教学的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不时地走进学校,与老师们探讨备考的具体问题,与同学们分享高考的体会与信息。现在的孩子没有了我当年的那份紧张,没有我复读的那份执着,也失去了我当年考上学校时的那份荣耀,但孩子们多了一份自信,多了许多机会,也有了更多选择。抚今追昔,感慨颇多。

去年,我到山西长治技师学院工作,面对的是一群没参加过高考和高考没上榜的孩子。他们很活跃,也很可爱。每当我听到孩子们热情的问候声,机床的轰鸣声;看到焊花飞溅,抹着油污和汗水的笑脸;看到横平竖直的布线,精湛细致的茶艺时,我对高考有了别样的感悟:高考已不再是通往成功的独木桥,高考也不再是人生的必修课,没有高考的人生同样可以精彩!

落榜浇不灭对知识的渴求 977招生网

我时常想,没上大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不过两次高考落榜并没有挫败我的信心,我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了

我是一名“60后”,也是一名高考落榜者。提到高考,就一下子触及我内心深处的“伤痛”。

1979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本来是想报考大学,但父亲说能考取中专,也包分配,毕业后也能吃上商品粮,为保险起见,就劝我考中专。也许是自己太“自信”的缘故,结果第一次考就“马失前蹄”,录取分数是240分,我考了233.5分。

回到家里,我哭了好长时间,尤其是后来听说有好几个平时学习成绩不如我的都被录取,我更是难过了好几天。看看当时农村艰苦落后的生活环境,父母劳累的场景,我向父母提出,复习一年继续考,一定要为自己、为家里争口气。

1980年的夏天,表哥从部队回家探亲。当时已从南京第一炮兵学校毕业提拔为排长的他,得知我的情况后安慰我说,部队的干部培养选拔制度也在改革,从今年开始,改变过去那种直接从士兵提干的做法,改为先上军校后提干。

表哥还说,部队考军校相对于地方高考来说,容易一些。表哥的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既然父母又辛辛苦苦地供我复习了一年,我也下了很大功夫,干脆再拼搏一下高考,落榜后就参军考军校。父母也同意了我的想法。

于是,复习了一年的我又一次参加高考,结果再次名落孙山,离最低录取线20多分。不过,有了表哥的安慰,我没有哭,反而下定了参军报考军校的决心。

在1980年的冬季应征入伍中,我报了名。经过政审、体检等一系列程序,终于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入伍时,我是背着一大包数理化学习资料走进兵营的。正式分配到连队不久,我就报名参加了北京某地质出版社举办的函授学习,三年的《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讲座》自学完后,虽然没有毕业证,档案也没有任何记载,但给我打下了深厚的文字功底。

1983年,我考上了军校。虽然这是一所学习时间只有两年、中专学历的军校,但毕竟毕业后就提干,成了干部身份,也就意味着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参军20年,我从战士一直干到中校正营职。2000年,我转业到威海市,安置在一个行政执法的事业单位,一干就是17年。转业前,我已在部队通过三年的在职函授学习,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大专文凭。

我时常想,没上大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在我看来,上过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从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理解问题的能力来看,都是不一样的。不过两次高考落榜并没有挫败我的信心,我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了。

不曾走进大学 也能守护希望

虽然当初的抉择为生活所迫,却并不影响我们守护自己与别人的梦想

你相不相信,有那么一群人,没有经历高考,最后却成为老师。他们亦配得起“老师”的身份,因为他们是一群真正热爱读书才情兼具的人。

“文革”时期,出身地主家庭的爷爷“不宜高考”,被放逐乡下种田放牛,过着晴耕雨读的生活。“文革”后,终于可以参加高考了,却由于家境清寒,小儿又重病在身,为种种家庭琐事牵绊,心有余而力不足。爷爷自幼饱读诗书,见多识广,当时在村里口碑极好,乡村学校正好缺老师,就这样被推举去做了民办老师。

特殊的历史时期,与爷爷同龄的一大批潜在人才,因为无缘高考而被尘封。

改革开放,正值高考热火朝天的阶段。1979年父亲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放弃了考高中,而选择考取中等师范。爷爷也很无奈,五个孩子个个都要读书,他那点微薄的薪水又时常拖欠。家里种了点田,地里庄稼的收成还不够给孩子们交学费。爷爷是教师,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五个孩子中让谁辍学,他都于心不忍。这时父亲主动提出要去上中等师范,读三年,毕业后就能就业,省去了上大学的一大笔开支,还能替家里分担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父亲一面读师范课程,一面借了高中课本复习。他抱着一丝希望,期待能有机会参加高考。他深知,读个师范已让家里债台高筑,再读大学简直是一种奢望。但他不想放弃高考的机会,他想通过高考来证明自己当初走师范这条捷径,完全是出于无奈。

师范最后一年,他偷偷报名去参加了高考,录取通知书寄来的时候,他一个人躲在屋子里想了一夜。那是一张来自师范大学的信笺,上面残留着父亲欣喜而哀伤的泪痕,被珍藏了三十年。

2001年,父亲得到消息,中等师范改制,由3年改成“3+2”。这意味着那些不愿疲于奔命高考的人,可以一举两得。我还有两个比我小一岁的孪生弟弟,他们要同时读高中、考大学,以我家的情况肯定负担不起。而那时的师范“3+2”学费生活费基本全免,父亲知道我有委屈,但他还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让我自己做决定。当命运将这张牌发给我,我做出的选择与父亲当年一样。

我们一家三代人都没有走进大学校园,却都成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师。虽然当初的抉择为生活所迫,却并不影响我们守护自己与别人的梦想。学校里还有许多和我一样的教师,我们虽然没有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但依然用功读书,潜心教研。我们没有把“高考”二字看得多么惨烈,对待“成功”亦没有太过急切。老师的职业,不是我们生存的捷径。我们心中充满的是对人生的重新审视、定位,是对梦想的坚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守护。当高考成为一个远去的梦,我们年复一年,擎着一盏明亮的灯,让赴梦的孩子行路有光。

你高考当天发生过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

你在高考经历过哪些有趣的事?

977招生网(https://www.1739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你在高考经历过哪些有趣的事?的相关内容。

今天30来岁的我,回顾我到目前为止的经历(高中研究数学哲学-> 进入南京大学学习企业管理-> 大四在新东方教授GMAT/GRE/TOEFL-> 出国读书(法国ESSEC 商学院 &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 -> Amgen 南欧区管理团队的Business &Financial Analyst -> 汇丰香港的股票衍生品交易员(联席总监)->辞职创业),我觉得高中阶段研究数学哲学的经历,虽然是一段充满挫折的历程,却是一段十分独特有趣,让我受用终身的经历,我就用我的这段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同时给出一些我个人认为十分重要的启示。
时间稍微追溯得久远一些,在我3岁的时候,我的父亲有一次教我如何计算9+9,他重点介绍了十进制运算中的进位,然后出了一道999+999的题目让我来解,掌握了进位的我把这题解决了。当然,我受到了父母亲人的夸奖,说我是“聪明的”因为我会灵活地运用进位法则。从此以后“聪明”二字在我的头脑中就和“灵活”二字牢牢的结合在一起了,而从读小学开始,数学也成为了我最喜欢的学科,没有之一,因为她是灵活的,美的。而由于小学,初中的题目难度不够,我靠着我的“感觉”也能够在数学上做到游刃有余。
进入高中,似乎一切都变了,知识量和题目难度(尤其是竞赛问题)陡然加大,应对这种情况,我的老师(也是绝大多数数学老师)的建议是:你们应该把每一章节的数学问题分类,每一类问题找出其常见解法(例如立体几何中的平移法,补形法,直接法,三垂线定理发等等),然后通过题海战术熟悉这些解法,在考试时候做到一眼就知道解题思路。听到这样的建议,我当时一下子蒙了,这不是和我从小到大推崇的“灵活性”矛盾吗?这样的话,数学不就变得和死记硬背一样了吗?我从内心深处十分反感这样的学习,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如果不事先靠题海战术总结各类问题解法,遇到各个章节较难的题目,我的“感觉”经常失效,更不用说在考试那十分有限的时间内想出解法了。然而逻辑却告诉我,这样学是错误的– 假如你研究了1000种类型的问题,记忆了1000种方法,那么当你遇到1001种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呢?把眼光放得长远些,难道我一辈子都只能解决老师教过的,参考书上介绍过的,我做过的问题吗?那些前所未见的问题呢?所谓的创新能力呢?凭什么那些数学家们能够探索出那些各式各样的定理,并用那么新颖的方法证明它们?他们之前也没见过这些定理呀,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我比较蠢,还是他们有他们独特的思维方法,而我只是没有找到这种思维方法呢?内心骄傲的我绝不承认我比别人笨,于是我下定决心,要自创一套能够解决天下所有问题(不仅仅是数学问题)思维。16岁的我正好看到金庸先生的小说《笑傲江湖》,我欣喜若狂,我的思路不正和独孤九剑契合吗?别人都在背方法,就像华山派,嵩山派的各种剑招,而我需要创的是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即能够发现每一道题目的破绽!
于是我毅然决然地开始了“数学独孤九剑”的研发了,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我开始不听老师讲课,自学课程并找大量的问题,特别是有一定难度的竞赛问题,来研究。然而,探索一件新事物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我总结的“规律”往往适用于一道题而不适用于另一题,而当年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远不如现在发达,我和我的父母走遍贵阳市的大街小巷,图书馆也找不到一本像样的介绍数学家思维的书籍。于是乎,我的成绩起起伏伏,因为我完全摒弃了题海战术并大胆地在考试中也在实践我总结的那些不成熟的“规律”。现在看起来没什么,但对于当时的我,从小到大的优等生,数学成绩居然能跌到100分满分的70分,而那些勤勤恳恳的,我内心不屑一顾的“背方法者”们却能考到满分,简直是晴天霹雳!我也成为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另类,骄傲自大不听课,成绩却退步。甚至连父母亲戚也无法理解,给了我大量的压力。而我不为所动,甚至把这种独立的思考方式运用在了物理化学等学科,我还记得我当时问物理老师“数学是很美妙的公理体系,只要公理是正确的,那么由此演绎出来的所有定理都是正确的,而物理似乎不是这样,你看牛顿定理教科书说在高速的情况下不再适用,而由此推出的的动量守恒定理在高速情况下却也是对的,这不是有违逻辑吗?”结果就是我被请了家长,说你家孩子不好好学习,天天钻牛角尖。(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科学的逻辑基础和数学不一样,科学不是演绎体系,而是基于归纳和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因此数学并不是科学。)
但让我如今都十分骄傲的是,我扛住了所有的压力,坚持自己的研究,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运气好,我总算在高考前总结出了我现在的数学哲学里面的前3招,翻译,特殊化和盯住目标。足以应付任何难度的高考题目和70%的竞赛题目。直到进入大学,在大学图书馆里,我才找到很多大数学家的书籍,他们其实也和我探寻过一样的东西– 数学上的独孤九剑,例如笛卡尔,他创立解析几何的核心就是我们的第一招“翻译”-把所有几何问题转化为方程,而解方程的步骤是固定的,因此他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几何问题;又如欧拉,一位非常高产的数学大家,他在解决问题上的思维(例如大量使用类比推理(analogicalreasoning))让人惊叹;再又如波利亚,解决问题的思维和似真推理(plausiblereasoning)的集大成者,等等。
而这一切的付出,开始显现了回报,无论是大学时候数学,专业课,还是出国后专业课,例如一些高级金融课程,我研究的数学哲学都让我游刃有余– 我根本无需考大量的练习,很快就能够切入该学科的本质,并灵活的解决问题。在我的工作中,例如在Amgen,我被派到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做内部咨询师(internalconsultant),帮助当地的管理团队解决一个个问题,我的数学哲学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咨询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新的,前所未见的问题,而我都可以探索出一条条解决之道。在汇丰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很多年里,数学哲学也为我探索金融市场的规律并找出合适的交易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创业中,很多数学哲学中的思维,例如第三招盯住目标衍生而来的目标管理,成为了我们公司的管理策略和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了我对“什么叫做学好高中数学”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学会一流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并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考试中实践,并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不断实践。往往有学生或家长问我,那么这个数学哲学能帮助提分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如果数学哲学连一个小小的高考都不能提供帮助,也不配“哲学”二字了。对基本概念有比较扎实的把握的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哲学,并通过大量的实践加以融会贯通(知行合一是重要的),可以在2,3个月达到高考数学140分以上的水平,更加努力的同学在4,6个月达到竞赛一等奖也是很有可能的。“你的这个数学哲学太高端了,我(的孩子)怎么学?”为解决这个问题,让中国的孩子真正学到数学的精髓,我成立了本质教育,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录制了高中所有章节的课程,在每个章节中,除了复习相关知识外,每一道高考难度和竞赛难度的例题,我都详细的阐明了我如何运用数学哲学,特别是我们的前3招,一步一步构思出来答案的,这样一步一步的学生就能学会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希望能改变中国的死记硬背的教育,真正培养一些真正的人才出来,这就是我成立本质教育的初衷。有兴趣的同学/家长,应该看看我之前写的一篇“如何成为立体几何学霸”。
最后我想谈谈我的这段独特经历的启示: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不要迷信于权威(authority),也不要轻易模仿别人,要坚持符合逻辑,符合规律,符合客观现实的路去走。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东西叫做statusquo,这是一个大家都这么做,从而逐渐形成的模式。例如“把题目分类,背方法”这种模式。要学会质疑这些模式背后的前提,假设,他们是对的吗?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公司等往往都是善于挑战这些模式(challengethe status quo)的,例如爱因斯坦对牛顿“模式”的挑战并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例如丰田汽车对大规模生产模式的挑战并最终提出了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人应该定长远目标,而不是总是关注短期目标。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长久幸福的事情在短期痛苦的。 我很高兴我在高中阶段就有了这种眼界,不为短期成绩的起伏所动,坚持追求让我受用终身的数学哲学。当我几年前看到RayDalio先生(世界最成功的的对冲基金创始人之一)写的Principles (《原则》,这本书现在已经出版,我个人强烈推荐)中提到了一模一样的原则,我不禁感到一丝自豪。这一点我希望我们本质教育的学生谨记,别为短期利益所动。乔布斯先生(SteveJobs)的在Standford的演讲我希望同学们好好看看,领会“followyour heart”的真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followyour heart就是在提醒人们要追求长远目标。虽然短期一定会有挫折,痛苦,但长远这些挫折痛苦都是值得的。当我听到香港的高考“状元”全部报考医学院想成为医生(医生在香港收入比较高)的时候,我不禁叹息。如果我追求短期的舒服,也用不着辞去数百外年薪的工作,自己创业了。
人要能接受别人的不理解,有百折不挠的韧性 既然你开始挑战既有模式(challengethe status quo),你一定得不到多数人的理解,各种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这再正常不过了,我希望同学们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当演员,你的任务不是要讨好别人,因此你不需要多数人对你的认可,特别是短期的认可。坚持做符合逻辑,符合现实的事情,别被错误打到,不断从中学习,等你的优势显现,慢慢地那些质疑之声就会散去。
知行合一 我研究出来的数学哲学,我觉得比起一种知识(例如什么是牛顿定理)更像一种游泳,骑自行车一般的技能。要学会这种技能需要大量的实践,你不下水,怎么学会游泳,你不摔跤怎么学会骑自行车?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的,例如上面提到的三条,1)挑战权威,2)追求长期目标,3)韧性(不为人言所动),我相信99%的人看得懂,可做得到的有多少?还是王守仁先生总结得好,知而不行就是不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好的鸡汤文章很多人却不屑一顾,殊不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以上,就是977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你高考当天发生过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77招生网:www.1739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你高考当天发生过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相关推荐
你们高考当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你们高考当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你们高考当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高考那天,因为天气的原因,噼里啪啦的雨声一直没停过,以至于考听力的时候听不清楚,我瞎蒙蒙了个全对,哈哈。回想起来我高考的那年还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那天因为是雨季,所以在下午考英语的时候赶上了窗外的倾盆大雨。悲惨的是,我们正好是答英语听力的时候。由于雨确实很大,很多人都受到了干扰,情绪上多多少少会有波动,因为有些听力题根本就听不清楚,只能靠蒙着作

2024-10-06 14:47:39
有什么事情是你去了西宁才知道的?
有什么事情是你去了西宁才知道的?

有什么事情是你去了西宁才知道的?1.到了西宁,才知道青海并不是青岛;2.到了西宁,才知道这里的人并不是天天骑马上班;3.到了西宁,才知道这里的物价跟一线城市不相上下;4.到了西宁,才知道这里的天空真的很美;5.到了西宁,才知道这里的夏天真的凉爽;6.到了西宁,才知道这里还有这么多的美食;7.到了西宁,才知道这里的人都是有信仰的;8.到了西宁,才知道内地有的这里都有,这里有的内地不一定都有…

2024-09-22 12:34:14
高考当天你在想什么?
高考当天你在想什么?

高考当天你在想什么?今年的高考就要开始了,想想,自己的高考原来已经过去了一年了。今天讨论了一个关于高考的话题:高考前你在想什么?你在什么时候会想起高三?要是可以,你愿意再回到高三吗?其实我也不再到去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在想什么。我只记得最后那几天自己过得很放松,该吃吃,该睡睡,精神状态挺好的。堪称佛系备考。但是,开考的前一天晚上,我还是失眠了。一直到凌晨四五点还没有睡着,当时脑

2024-10-05 00:53:47
有哪些是你高考后才明白的事情?
有哪些是你高考后才明白的事情?

有哪些是你高考后才明白的事情?第一,高考很重要,一定要珍惜。对于很多人而言,高考可能真的决定了他的后半生,毕竟去到了不一样的平台,未来可能面对的机会和挑战也会不同。所以即便是高考后我们才明白,高考的重要性,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人总是后知后觉,但世上又没有真正的后悔药。在高考后我真切的感受到高考对于我人生的重要性,但是却又无可奈何。第二,考得好不如填得好和选得好。选专业和填报志愿,事

2024-08-03 18:03:14
你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是怎么度过的?尝试了什么有意思的事?
你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是怎么度过的?尝试了什么有意思的事?

你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是怎么度过的?尝试了什么有意思的事?一般人高考完的那个暑假通常是一个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因为他们经历了长时间的紧张备考和考试,终于可以暂时解脱了。在这个暑假里,人们通常会寻找机会来放松、娱乐和尝试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情。以下是一些一般人可能会在高考结束后尝试的有意思的活动:1.旅行:很多人会选择去旅行,探索新的地方或者重游自己心仪已久的目的地。这是一个放松身心、开阔

2024-12-12 14:22:07
请问公费招飞,半自费招飞,自费招飞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当你在飞行学习过程中,被淘汰了怎么办?
请问公费招飞,半自费招飞,自费招飞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当你在飞行学习过程中,被淘汰了怎么办?

请问公费招飞,半自费招飞,自费招飞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当你在飞行学习过程中,被淘汰了怎么办?首先说,这三种方式都不能保证你能100%飞出来,这只是负担你学费的一个经济来源。三种方式都有认识的人,所以我回答还是有切身根据的。第一,公费的。就是要应聘到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有公司出钱培训。这个一般卡的比较严格,也是国内现在最多的一种。但是要和公司签订长期的工作合同,一般就是定一辈子了。跳槽的赔钱多少看

2024-10-08 15:11:17
特长生和普通生高考有什么区别
特长生和普通生高考有什么区别

特长生和普通生高考有什么区别其他信息:特长生进入高中不是必须学特长,可以以普通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问题的关键是你所在的高中是否同意,因为一般特招生成绩会差一些,学校的目的也是为了体育或者其它方面的特长能对学校参加各种比赛之类的有所帮助,所以要说服学校同意。艺术特长生高考加分吗艺术特长生享受政策一般艺术特长生可以在一本线上、学校投档线下20分进行录取,打比方,某大学一本投档线是620

2024-11-01 12:10:15
忘带准考证跑错考场 高考当天还发生了什么
忘带准考证跑错考场 高考当天还发生了什么

忘带准考证跑错考场2018高考当天还发生了什么又是一年高考日,每年的高考总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尴尬的、伤心的、感人的故事,比如忘带准考证、跑错考场等等,正值2018年高考期间,今年的高考当天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2018高考资讯:忘带准考证12分钟取回今天上午,深圳交警遇一学生求助,称忘带准考证。考虑到距离送考车辆出发时间不多了,交警让考生先与家长取得联系,把准考证送至约定的

2024-12-07 09: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