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了,对于填报志愿请问应该了解哪些信息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高考完了,对于填报志愿请问应该了解哪些信息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完了,对于填报志愿请问应该了解哪些信息
□ 技巧一:处理好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关系。
搜集信息包括招生形势、招生政策、当年的招生规定,心仪的高校及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等,越全面越好,然后运用这些资料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
□ 技巧二:要对一志愿和二志愿的排名有所了解
一般来说,二本边缘分数考生可考虑报外地院校;一本的边缘分数考生报本地重点院校的机会大些。无论高考成绩如何,每个考生都一定要对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大体排名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太近或颠倒顺序。
□ 技巧三:“量体裁衣”
公布高考成绩后报志愿,考生完全凭高考成绩说话,在选志愿时是名校优先还是“热门”专业优先?大体上可参照这样一些原则。(1)高分考生,奔名校。指60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报考任何院校,但要考虑北大、清华某些专业的录取分在630以上。这些考生可考虑选报其他名校的特色专业。(2)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这是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属比较优秀...[详细]
□ 技巧四:报志愿学校时避免盲目拔高或过于保守
考试成绩达到或接近的学校没有符合自己志趣的专业,可以考虑降低一个批次,报考自己喜欢的学校的专业。着重注意的是报志愿学校时避免盲目拔高或过于保守,一般说就低不就高比较
保险,同时要切记在填报每批次的几个志愿学校时,一定要拉开学校的的档次,形成合理的“梯度”。
□ 技巧五:尽量避免高分低报
考虑扩招的学校和专业,注意扩招部分是否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尽量避免高分低报,失去了更好的深造机会。
□ 技巧一:通过模拟考试,确定自己所处位置
一模考试后,各校对考生在群体中的位置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多年的实践证明,他们的分析与考生在高考中所处的位置,基本是吻合的,可以作为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适当参考二模考试发挥的情况。
□ 技巧二:估出自己高考可能所得的分数
认真分析高考中发挥的情况,是正常发挥还是超常发挥,或者是发挥失常,估出自己高考可能所得的分数,再与周围同学交流,将高考成绩与前几次模拟考试相比,自己感到是位置相同还是前后有所变化。
□ 技巧三:简易推算自己的录取段位
一般说临考前3次模拟考试的平均成绩可以看作是考生的基本实力,并以此估计自己在班上、在全校的排列名次。再根据本校近3年的录取率,取3年平均数,再考虑本届考生的学习水平与上届相比有无明显的波动,通过比较可大致知道自己处于哪一个录取分数段上。如全校有考生200人,A考生近3次模拟考试平均成绩在全校排名为第30位,即30.200。本校近3年平均录取率本一10%,本二为25%,专科30%,即10%的考生录取到一批本科院校,25%考生录取到二批本科院校,本一本二=35%,即35%的考生可上二批以上的本科院校……A考生排名为30,说明上本一的希望不大,而上二批本科院校的竞争力很强。
□ 技巧四:比较准确的把握志愿起点
考生志愿起点很难把握,尤其是处于在本科一批和二批位置附近的考生,因事先不可能知道同层次同意向的考生集中或分散在哪些学校,要有起点算高了或算低了的思想准备,切记不要盲目乐观选高的起点。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填报志愿
专家观点:家长在实际指导孩子填报志愿时,往往将社会现实因素摆在首位。由于信息渠道并不完善,又缺乏专业机构的帮助,因此较容易主观臆断或受人误导。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般会考虑自己学科强项的相关专业,对真正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潜能往往缺乏判断或考虑不足。
专家认为:填报志愿首先应以个人为出发点。可能某个职业现在很火...[详细]
□ 一、填报高考志愿首先要立足于第一志愿录取
如果第一志愿走不了,即使考生能被后续志愿录取,录你的学校与你的高考分数相比可能也会相差很大一个档次。填报第一志愿的时候,我们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策略,一种叫风险型策略,即按照自己的实力报一个有可能够得着的最好学校,这样报录取概率很低,风险很大,但是高风险也有可能带来高回报。第二种是稳妥型策略,按照自己的实力报一所录取把握很大的院校,或者报一所有绝对把握的院校。对个别高分考生鼓励他们赌一下,采取风险型策略,在某一个单个志愿拼一下,但多数考生建议还是采取稳妥型策略,以确保第一志愿录取。
[推荐阅读:报好第一志愿的关键是什么?如何掌握院校间梯度]
□ 二、选择第二志愿院校要有保底志愿
由于高考录取是一个很不确定的事情,它受众多因素包括一些偶然因素综合作用,其结果很难预见,所以,总会有一部分考生落到第二志愿。怎样才能提高第二志愿的录取概率呢?最好是选择往年各年度都录过第二志愿的院校。只有这样,第二志愿的填报才有意义。必须强调的是,第二志愿必须作为保底志愿,必须有100%的把握。如果第二志愿保不住底,那考生的命运就不算掌握在自己手里。选择调剂志愿院校时,同样必须选择那些往年录取过调剂志愿录取的院校,最好是选择各年度都录过调剂志愿的院校。
□ 三、平行志愿填报要有梯度和排序
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几个院校志愿之间应该有梯度,一般是参考院校调档分数线从高到低排列;平行志愿的排序不能随意,一般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院校排在靠前的位置;同时,不能忽视考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适宜性和兴趣,不能单纯为了保持志愿梯度,选择自己完全不感兴趣或者与自己的成绩相去甚远的院校和专业;近几年来,有些好学校也会出现第一志愿不足,考生如果想搏一把的话,可在第二志愿中填一些与第一志愿相当甚至比第一志愿好的院校。
□ 四、建议“贴线”考生回避热点学校
“贴线”的考生在选择院校志愿时,千万不要按照通常的填报思维方式去和别人竞争好院校,应回避一下。第一志愿院校应该选择往年在第一志愿没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假如有一个学校在山东招生100人,去年第一志愿只招了50人,还有50人需要从后面的志愿招,前年、大前年第一志愿也都没招满,贴线考生要是第一志愿报这个学校,录取机会就很大。
□ 五、填报志愿不要犯常识性错误
考虑扩招的学校和专业,注意扩招部分是否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尽量避免高分低报,失去了更好的深造机会。
[推荐阅读:中档分考生选报志愿必读 低分考生选报志愿必读]
□ 六、不要盲目和随意填报自己不想去的院校(专业)志愿
考生盲目和随意填报志愿造成的后果最终只能由考生自己来承担。
□ 七、要避免填报无效志愿
无效志愿是指那些毫无意义的志愿,比如因笔误填错院校代码;在第二志愿栏填报了那些生源很多、根本不可能招收第二志愿的院校等。
□ 八、要尽量避免志愿扎堆
从全省范围看,我们不可能预知哪个院校的志愿肯定会扎堆,但对于同一个高中、同一个班级来说,还是有可能避免的。如果有这种现象的话,建议那些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回避一下,果断放弃,另选别的学校。[推荐阅读:高分高生选报志愿必读]
□ 法宝一:分数索引法
目的:用模拟考分,寻找匹配的学校、专业。根据自己的分数,尽可能进一所好一点的大学和好一点的专业。
对象:对学校和专业无特别要求者。
方法:分数名次综合参考法。高考志愿选择的根本依据,是考生本人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确定考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的根据,一是多次模拟考试的分数,二是考生成绩在学校所处的位置。由于高校录取考生是按照填报志愿的考生分数高低依次录取,直到录满为止,因此你的成绩处于所有考生中的哪一个位置,比绝对分值的高低更有实际意义。
步骤:
第一步:用自己在学校中的名次与学校升学率对照,估计自己最有希望被第几批志愿录取。
第二步:用自己的模拟高考成绩加上自己高考发挥情况,与该类别中各高校近年来的录取分数比照,确定自己最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一般而言,如果高考难度与平时模拟考试难度相当的话,正常发挥的分数可能有10分左右的浮动,如果分数超过模拟高考成绩15分,可以算超常发挥了。
第三步:进入学校,重点了解自己可能被录取的几所高校的情况,选择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冒险型的学生由于分数可能刚好达到录取线,因此,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对专业的要求要低一些(选择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同意专业调剂等);而且,还要认真填好同一批次的第二志愿以及下一批次的第一志愿。保守型的学生,由于分数进这一学校比较稳当,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可以对专业提出较高的要求。
第四步:将自己的分数减少20~30分,考虑同一批的二志愿学校,重复第二步、第三步。如减少20~30分后进入下一批次,则选择分数比目前学校低最多的一些学校作为第二志愿的考虑目标。
□ 法宝二:学校索引法
目的:了解目标学校详情,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同时期望进入一个自己较喜欢的专业。
对象:对某大学情有独钟者。
方法:如果考生对某些高校有明确的选择倾向,可直接选择这些高校了解其情况。首先,根据模拟考试分数,判断是否可以进入其录取分数线。如果能进入其录取分数线,再认真阅读该校的介绍,并重点分析各专业实力、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选择适合的专业。 如果事先对高校没有明确倾向,可先利用分数索引法,确定你的分数适合报考的学校,然后再了解相应学校的情况。
□ 一、报考方向“身体受限专业”要当心
每年的录取工作中,都会碰到因身体受限而被招生院校退档的事例。根据《指导意见》规定,体检结果上一般会载明,考生的身体情况或是健康不受专业限制,或是“学校可以不予录取”、“不宜就读的”专业,指明考生限报哪些专业以及考生患有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如果考生和家长对受限或根本不宜报考的专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容易错过录取机会。
□ 二、填志愿“信息代码”错不得
信息代码稍有不慎,前功尽弃!各个批次的志愿要准确填写,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的填写均马虎不得,用铅笔涂卡时也要准确而规范,填写后同学之间最好相互检查,或请家长检查。
□ 三、志愿选择慎填“定向生”
定向生一般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艰苦的地区或行业能够得到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按一定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方式进行的招生。一般而言,定向生要签协议书,毕业后应到招生时填报的定向就业地区或工作单位就业。
977招生网
什么是职教高考?
职教高考,也叫职业教育高考,俗称春季高考。区别于普通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职业教育专门设计的高考制度,它与普通高考具有同等功能,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
职教高考的优势:
1.考试内容难度不大
职教高考延续春季高考“知识+技能”的考试模式,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文化课考试难度明显降低,与普通高中学业合格考难度相当,专业课考试也很基础,尤其是技能考试,经过培训每年有不少的学生取得满分成绩。
2.竞争力更小
按照目前本地落实的普职招生比例,初中毕业后大概会有60%左右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40%左右的学生转向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这也就意味着,三年后参加职教高考的人数要远远少于参加夏季高考的人数。再加上普通高中学生与职业学校学生相比文化课有很大优势,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转为中职学籍参加职教高考,升学竞争力要小很多。可以说,夏季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职教高考“另辟蹊径桃花源”。
3.入学机会更多
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计划将逐步达到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招生计划的30%,职教高考的本科升学率将持续提高,吸引力不断扩大,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深造的路子越来越宽,越来越畅通。
职教高考制度的实施,为枣庄南方技工学校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深造提供了更多机会,中职毕业生可以通过职教高考,与普通高中学生一样考专科、升本科、读研究生,享受同样就业待遇。
芜湖医药卫生学校是一所蛮不错的中职院校,可以详细看看学校的招生专业。

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一样吗
977招生网(https://www.1739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一样吗的相关内容。
职教高考一般指的职业院校的春季高考,考试时间、难度、科目和普通高考均有不同,下面聚焦职教为大家来介绍一下:
一、报考身份群体不同
职教高考(春季高考)的考生主要是以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中等职业技术型学校的三年级学生或者往届毕业生为主。而普通高考的考生主要是普通高中的高三学生为主。
二、考试科目不同
职教高考(春季高考)的考试科目分别是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80分三科。专业理论200分,专业技能230分,总分750分。普通高考的考生科目是语数英+自选3科。满分都是750分。因为学习内容不同,高考难度自然没有普通高考难,相对来说录取分数线也会低一些。
三、考试难度不同
职教高考主要是考基础和基本应用,就是最简单的语数英。普通高考则是考基础、基本应用和复合应用。难度较高
四、报考时间和考试时间不同
职教高考(春季高考)为每年的3月份考技能(技能改革后分两次考试取最高成绩),5月份考理论。普通高考则是6月统一考试。
职教高考考上大学与普通高考考上大学有何区别?
职教高考(春季高考)录取的是指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院校都是全日制统招院校。高职高考能报考的学校大部分为专科院校,也就是俗称的高职院校。
普通高考则录取的是全国所有的全日制大学。普通高考的学生则都可以报读全国范围内的院校,专业和招生人数都远远多于高职高考的招生院校。
以上就是高考完了,对于填报志愿请问应该了解哪些信息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977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77招生网:
www.173977.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